close

  (上接B11版)
  華泰與薩博 一盤失敗的快棋
  如果說長安重組昌河與上汽收購雙龍都是僅維持四年的短暫“婚姻”的話,那麼華泰與薩博和“閃婚”、“閃離”則更像是一對兒不成熟孩子的“愛情鬧劇”——從簽訂合作協議到終止協議僅僅用時9天,創造了兼併合作的新紀錄。
  2011年5月3日,當許多人還沒有從“五一”假期的歡愉中回過神兒來的時候,華泰汽車與薩博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,宣佈正式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,並計劃投入1.5億歐元,通過入股世爵汽車29.9%的股份與薩博建立戰略合作關係。不過僅僅9天后,薩博汽車卻發表聲明稱,由於華泰汽車不能滿足雙方合作協議中的條件,薩博母公司世爵單方面發出聲明表示終止與華泰的合作協議。4天之後,薩博與龐大集團結盟,龐大集團宣佈出資6500萬歐元購入世爵汽車公司24%的股權。2011年6月13日,世爵汽車再次發表聲明稱,世爵、薩博、龐大及青年蓮花汽車集團共同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,該備忘錄將涉及約2.45億歐元的股權投資以及三方組成的生產和銷售戰略聯盟。至此,這場“閃婚”、“閃離”的鬧劇宣告結束,華泰從此跟薩博無緣,而後來北汽通過收購薩博車型平臺和相關知識產權又攀上薩博。曲折迂迴的收購經歷,讓人唏噓。
  上南合作 催動品牌重生
  就在上汽收購雙龍汽車的當年,積極謀求“國際資源,為我所用”的中國汽車進行了幾個性質大致相同的海外併購項目。其中包括上汽集團以6700萬英鎊購入羅孚75、25兩款車型和全系列發動機的知識產權,以及南汽以5300萬英鎊收購了羅孚和發動機生產分部。而這場中國汽車“自家內訌,便宜他人”的事件也最終導致了中國汽車業的又一個大型併購案的誕生。
  2007年12月26日,在上層的認可與推動下,上汽集團與躍進汽車集團(南汽母公司)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全面合作簽約儀式。按照協議內容,躍進集團下屬的汽車業務將全面融入上汽。至此,英國羅孚在華分散的資產榮威、MG正式合為一家,英倫品牌在華獲得重生。不過與此同時,南京菲亞特則煙消雲散,流落後的菲亞特開始在華重新尋找合作伙伴,後來情定廣汽。
  這個當時最大的汽車兼併案後來也催生了上汽、南汽資產的重新組合,及時推行的“百日整合”也讓兩個文化迥異的企業快速實現了磨合,上海、南京的區域汽車市場正式實現聯動。收購完成後,憑藉消化吸收羅孚的技術和多款車型平臺,上汽成功打造了榮威和MG的雙品牌,銷量穩步增長,品牌溢價堪比合資車廠,成為了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中最成功的模式之一。即便是在2013年汽車市場整體增勢放緩的背景下,榮威和MG雙品牌也完成逆勢上漲,以23萬輛的銷量在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中名列前茅,同比增長15%。而更為重要的是,上南合併之後,還催生了一個中國最大、世界一流的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企業集團。根據統計,去年上汽單年實現國產整車銷售510.6萬輛。
  ■ 聲音
  可先“1+1=2”
  車企兼併重組並非易事,人才、管理、品牌等各個方面都需要整合,各方利益交織、訴求不同,容易出現各種衝突無法調和的問題。在此情況下,還是應當按照市場原則來處理這些利益糾紛。如果問題真的難以解決,那不妨“讓下一代來解決”——先讓雙方企業維持各自自我的發展,也就是各乾各的,先達到“1+1=2”的效果,今後條件許可時再考慮1+1>2,這可能也是目前一些車企兼併重組時可選的最佳方案之一。
  ——汽車營銷專家張志勇
  新京報漫畫/陳冬  (原標題:車企如何在一起?(3)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nceev 的頭像
    unceev

    wig

    uncee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